自有技術鑄就精品工程
慶元縣第二污水處理廠位于屏都街道菊水村迴龍自然村,是慶元縣“五水共治”重點建設工程,占地面積為4.75hm2,項目總投資約1.36億元,采用“A2/O+MBR處理工藝”,一期處理規模為1.5萬m3/d,二期處理規模為4萬m3/d,設計出水執行一級A標準,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10月份順利投入運行。
近日,我司承接的“慶元縣第二污水處理廠污泥生物淋濾深度脫水處理工程”順利投入使用。該項目污泥設計處理規模為120t/d(以含水率98%計),采用我司自主開發并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“污泥生物淋濾深度脫水處理技術”,系統調試時接入的特有高效菌種(自主研發)大顯神威,污泥生物淋濾快速啟動,二周之后整個系統達到穩定運行。
污泥脫水效果顯著,含水率從98%直接降低至52%-58%左右,污泥體積縮小95%以上。脫水后的泥餅干化程度高、無明顯臭味、存儲和運輸更方便,最終采用污泥焚燒處置。
生物原理打破傳統方式
利用我司自主開發的特有高效專用菌種對污泥進行生物淋濾調理,產生氧化、還原、絡合、吸附或溶解作用,在不添加石灰、三氯化鐵、PAM等任何絮凝劑的條件下,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改善污泥脫水性能。
突出優勢有望大放異彩
作為公司自有專利技術,優勢突出:
○ 減量化更加徹底:脫水過程中不增加絕干污泥量,污泥含水率從98%直接降至60%以下,污泥體積縮小95%以上,泥餅干化程度高,便于存儲、運輸。
○ 無害化得以實現:生物淋濾過程使得大部分重金屬得以脫除,協同產生高效殺菌除臭,從源頭上消除污泥惡臭。
○ 資源化方式多樣:生物淋濾過程使得污泥的有機質和氮磷保全完整,脫水污泥更適合于發酵堆肥、土壤改良、園林綠化等資源化利用;處理后的污泥干基熱值得到提高,更利于污泥焚燒,因而可以實現多種途徑的資源化綜合利用。
(文/技術中心 李慧)